说起卖身葬父,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太戏剧,难道这家里穷的连口棺材都买不上了吗?为什么不能够挖个坑埋了?尤其是当看到些家贫但是貌美的女子,咱们现代人更是难以理解了。古人,讲究的是入土为安,托着亲人的尸身到处跑,岂不是有违孝道?这个问题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?
对于古代文学很熟悉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《天仙配》这个故事,里边有这样一句话,“汉董永,家贫父死,卖身贷钱而葬”,说的是就是董永卖身葬父的这么一个故事,后人也把董永当做是孝道的典范,一直颂扬它的可贵品质。
因此卖身葬父成为了子女孝顺的一种方式。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表达孝道,这还不是卖身葬父的最主要的原因。在古代社会,往往天灾发生的时候,人们会为了生活逃离到另外的地方,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讲,就是离开户籍所在地,如果灾荒过后能够顺利回到原籍的时候,或者是在外地安家落户,其实是幸运的。
可如果父母中途不幸离世了,子女就无法证明身份,从而沦为黑户。听到这儿或许大家会感到奇怪,怎么父母去世了之后,子女就会没了户口?虽然从商朝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户籍的制度,但是各地人口都是由当地的衙门管理,没有办法像咱们今天这样做到全国联网,因此那些没有父母没有能力返回故乡的人,自然就会因此沦为了黑户。
这成为了黑户意味着什么?生存也会因此成为问题,男的或许还能够沦为草寇,但是女的等待她们的大概就是沦落风尘,终生禁毁了。因此,些家境贫寒的貌美女子才会选择卖身葬父,只要在当地有一座标准的目的,她们就能够获得落户的资格。一些有钱人家看到这样的情况,大半也会伸出援手,在他们看来,这其实是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。
所以他们没有办法挖个坑将亲人掩埋,这不仅不符合孝道,也无法让他们名正言顺的获得户籍。